奇卡国际幼儿园针对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20-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季是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我园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了一系列的部署。
对于传染病防控工作,我园分别从四个方面做出应对。
做好工作部署
我园高度重视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本地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防控工作部署,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
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卫生防范意识。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每天各班级老师通过高温、84消毒液、紫外线灯等方式进行卫生消毒工作。
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在园中增加体育锻炼,确保幼儿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园利用园舍环境,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活动,增强全园幼儿的体质。
幼儿园传染疾病预防措施
每天坚持室内换气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严格把控幼儿入园时的晨间活动,贯彻落实“一摸、二看、三问”的检查方法
饭前采用“清、消、清”的清洁方式,擦拭桌子进行消毒。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
班级清洁消毒用具(拖布、抹布等),严格按照标志分类摆放,每天定时进行消毒暴晒,确保消毒彻底。
春季气候干燥及时增加孩子们的喝水次数及水量,在这同时还养成孩子自觉喝水的好习惯。
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每天两次不少于两个小时),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幼儿园为各个班级幼儿安排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
离园前消毒,老师每天将幼儿使用过的水杯清洗干净,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幼儿触摸过的地方及所有的地面等,进行擦拭、消毒。
每天定时使用紫外线灯对各个教室整体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时每周对玩具,书籍及幼儿的被褥进行清洗消毒,晾晒等。
六种传染病预防与护理
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幼儿园应对措施
严格执行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发现疑似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如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所有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教育幼儿勤洗手,不与别人共用水杯,避免病从口入。
活动室、睡眠室等场所保持空气清新;教师按园所规定做好玩具、幼儿个人用品、班级环境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加强幼儿膳食营养,保证幼儿睡眠充足,让幼儿经常到室外活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病毒流行期间少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
“幼儿园应对措施
活动室、教室常通风,被褥常晒,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各班教师及时为幼儿添减衣服。适当让幼儿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老师们引导幼儿多活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等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障幼儿室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
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肺炎
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幼儿感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或是身体虚弱的幼儿都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幼儿园应对措施
如果幼儿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孩子隔离,避免传染;
室内经常通风。
给予家长建议,让幼儿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幼儿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等为主要症状。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一般常见于春夏季发病。常通过游泳、毛巾、洗澡接触传染。潜伏期只有24小时左右。
“幼儿园应对措施
每日消毒、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疑似患儿立即隔离,并做好室内用具、玩具等物品的消毒,护理人员、教师应加强勤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建议家长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游泳、做好个人防护。
水痘
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幼儿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病毒。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传染给健康的幼儿,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病后获得终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
幼儿园应对措施
作好预防疫苗的注射工作。
发现患儿,及时作好隔离患儿工作。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变干后为止,对密切接触儿检疫21天。
活动室、教室勤通风,并对所用的玩具及其它用品要彻底清洗、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水痘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有共同抗原性,有的成年人接触水痘可患带状疱疹,未患过水痘的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告知家长尽量避免幼儿接触带状疱疹的病人,以防感染水痘。
提醒家长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非化脓性炎症。病毒附在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口和鼻的分泌物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污染的食具、食物用品进行传播。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散发,冬春季可有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常在幼儿园中流行。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幼儿园应对措施
腮腺炎病毒耐低温,但在高温、紫外线照射、酒精等作用下可迅速死亡。对于患儿的用具、被褥及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发现患儿及时作好隔离患儿工作,直至腮腺肿完全消失。待痊愈后,须持所在地段保健科证明方可返园,对密切接触儿检疫21天。检疫期间保健医对患儿所在班应加强晨、午、晚检,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隔离期不接受或转出儿童。
室内通风换气,多喝开水,用淡盐水嗽口,平时,被褥每二周晒洗一次,检疫期间,增加次数。用具每日消毒。
加强幼儿膳食营养,保证幼儿睡眠充足,让幼儿经常到室外活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在腮腺炎高发期间,提醒家长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不接触腮腺炎病人。
春季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幼儿园和家长很好地配合,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在幼儿生病期间,建议家长朋友们让幼儿在家中休养,以便幼儿能更快痊愈。让我们共同筑起坚固的春季流行病防御城墙,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