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伦共育初夏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2020-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初夏时节,天气以湿热为主,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节!为保证幼儿的健康,需重点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播性疾病。
1.手足口病
风险指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每年自3月起,手足口病疫情逐步上升,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当前正是该病的流行季节。
有的家长一听到手足口,就心惊胆战,以致于限制孩子的户外活动、正常入园等。对于手足口病该如何正确地预防和护理呢?下面就大家主要疑惑的问题做解答。
Q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A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患病孩子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这些人群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餐具、衣物等。患病宝宝咽部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以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污染周围的空气。如果宝宝接触患儿,可因为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气而被传染。
Q宝宝患病时的表现有什么?
A患病初期,孩子会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低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之,口腔内出小水疱或溃疡。检查可以发现,在舌、两颊部或唇齿侧有粟米样的斑丘疹、水疱或溃疡,周围有红晕。同时,孩子的手、脚、臀部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这些皮疹不痛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则是豆粒状的,里面有浑浊的液体,痊愈后不留痕迹。
Q和水痘有什么区别?
A流行季节不同:手足口病是夏季流行;水痘则是冬春季。
皮疹出现的部位不同:顾名思义,手足口病的皮疹一定是长在手、足和口腔的;而水痘则主要出现在宝宝的头面部和躯干。
皮疹出现的顺序不同:手足口病的皮疹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的;而水痘的皮疹是分批出现的。皮疹的样子不同:手足口病的皮疹是一些厚壁的水疱;而出水痘的水疱壁相对较薄。
病原体不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
Q为什么有的宝宝会因此而死亡?
A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但只有其中的肠道病毒71(EV71)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但发生率极低。绝大多数患儿都不是EV71所致,因此病情较轻,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少数宝宝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也可导致死亡。
Q有什么特效治疗方法吗?
A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护理得当,宝宝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一般1周就可痊愈了,但需要隔离两周。手、足、臀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的碘伏。
需要注意宝宝的皮肤卫生,防止感染。患病期间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别穿盖得太厚,用洗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若出现高热,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合理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
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剪短指甲,防止宝宝抓破皮疹。宝宝的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Q口腔内的水疱容易溃破,宝宝因为疼痛而不肯吃东西怎么办?
A可将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的粉,涂在宝宝口腔内的溃疡处,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防止继发感染。除了奶类,宝宝要吃清淡、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过咸的刺激性食物。
?手足口病的预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孩子。
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居家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2.流行性腮腺炎
风险指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位于两侧面颊部耳垂周围的腮腺。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对易感儿童可接种麻腮风疫苗免疫预防。
3.登革热
风险指数:★★★☆☆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该病流行季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活动高峰期。
?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外出野营露宿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注意附近的污水,远离瓦罐、树洞等隐蔽位置,在用蚊帐的同时,周围喷洒驱蚊药剂。
END
用爱教育用心呵护
发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