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在心,健康在行冬季传染疾病预防知识
2020-12-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冬季预防传染疾病◆◆导语◆◆
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加强冬季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冬季节气候逐渐转寒,学生多集中在室内,互相接触机会多,门窗关闭较严,空气不流通,室内温度较高,由于病人或带菌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给存在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
预防新型冠状肺炎新型冠状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措施1.少出门,躲在家,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从公共场所返回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咳嗽,鼻塞、流涕、发热,伴畏寒、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易感人群:儿童、老年人、体弱者等易感。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以腮腺发热、肿胀、疼痛为特征,1-2天后,腮腺逐渐肿胀,从一侧开始,然后逐渐累及另一侧。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不会再次感染。
3.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症状。
易感人群:没有麻疹抗体的人,即没有得过麻疹的人群,或者曾注射过麻疹疫苗
4.水痘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出疹前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
易感人群:水痘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没有年龄的限制,水痘的易感人群一般情况下以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人群为主,一些免疫力比较低的成年人也是易感人群。
5.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多发生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单位。感染诺如病毒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主要症状:腹泻、呕吐、发热,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者可自愈。
易感人群: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6.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者一周左右自愈。
7.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不但发病率高,其中急性中毒型菌痢容易误诊,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反复发作。
8.诺如病毒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出疹前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
易感人群:水痘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没有年龄的限制,水痘的易感人群一般情况下以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人群为主,一些免疫力比较低的成年人也是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措施
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1、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2、疾病流行期间,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进行相应疫苗的接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防病意识。
3、学校一旦发现学生患上述呼吸道传染病,应劝其住院隔离或居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出现病例的教室应进行消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