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导管内镜技术微创治疗涎石病
2018-5-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生,您帮我看看,我每次吃完东西后左边脸就很疼。”周一上午,一位左侧颌下肿胀的患者急匆匆走进口腔颌面外科诊室。据患者张某自己说,从去年过年前夕开始,每当吃饭咀嚼时左侧颌下胀痛,特别是进食酸辣食品时,肿痛更明显,只能靠吃清淡饮食维持。医院就诊,医生判断为淋巴结发炎,遂给予抗炎治疗,但效果不佳,于是来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诊为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涎石病。
“唾液腺里还会长结石?”张某很是惊讶。
据医生介绍,涎石病是由发生在涎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其中,颌下腺涎石最常见,腮腺次之。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者数天,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
涎腺结石大多发生于下颌下腺,其主要因素为:
1.颌下腺为混合型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粘蛋白,比腮腺分泌液黏稠,钙的含量也超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形成结石。
2.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行走,腺体分泌唾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此外,小的涎腺结石症状不明显,大的结石阻塞导管影响唾液排出时,则出现阻塞性症状。其特点是多表现为进食时,尤其进食酸性食物时,患侧腺体肿大,颌下口底区胀痛,疼痛有时如同针刺样。用双手做口内外联合触诊时,可触及前端较大的质硬结节,X光片可见高密度钙化团块。
分析了张某的病情,李守宏主任认为微创治疗可以解决问题。最终,通过采用涎腺内窥镜取出了颌下腺导管结石。术后,张某症状消失,进食时局部不再肿胀,从入院到出院共计5天。
医院颌面外科李守宏主任介绍,目前涎石病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主要是局部按摩腺体,促进唾液的分泌和流出,同时行抗炎治疗,一般适用于很小的颌下腺涎石和腮腺导管结石。此外,也可口含维生素C片、食酸性水果等,促使唾液分泌,促进涎石排出。
2、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除反复感染最终变硬的唾液腺体或手术取结石等。传统的手术治疗适用于颌下腺导管前段结石,可在口内沿导管方向做切口取出。导管后份和腺体内结石或涎石已并发慢性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则常需在手术同时摘除颌下腺。这种手术方式术后面部留有瘢痕,可能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
3、涎腺导管内窥镜微创取石术涎腺导管内窥镜是目前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涎腺疾病微创手术的专用设备,可用于颌下腺、腮腺导管结石(涎石病)取出术,慢性复发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颌下腺炎等疾病治疗,应用极细的导管内窥镜从腮腺或颌下腺的自然管道进入腺体内,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是什么原因引起患者腮腺或颌下腺的肿胀,并用微创的手术器械去除这些病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目前国际最先进技术之一。
医院颌面外科于年引进德国涎腺内窥镜,并成功开展了涎腺结石网篮套取、钳抓取石术,气囊涎腺导管扩张术,同时在腮腺导管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悉,目医院开展了此项手术,鄂西北地区仅此一家拥有此设备与技术。
(术前CT检查可见高密度钙化团块)
(涎腺内窥镜套篮与扩张气囊)
(涎腺内窥镜手术中全景)
(涎腺内窥镜术中套篮取石)
(涎腺内窥镜术中抓钳取石)
(少见的多发性颌下腺导管及腺体结石病例术中取出的结石)
医院颌面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
李守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口腔颌面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湖北医院副院长,湖北省口腔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口腔颌面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口腔种植学会委员。擅长颌面部骨折、畸形及颌面颈部肿瘤临床诊治和人工种植牙修复。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李金超,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讲师,硕士。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湖北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擅长种植牙、复杂阻生齿拔除术,牙槽外科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修复重建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高子龙,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讲师,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湖北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从事口腔颌面外科日常临床及颌面部肿瘤等方面的研究。擅长颞颌关节病的系统治疗,各类阻生牙拔除以及人工种植牙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江欣,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讲师,硕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湖北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擅长微创拔牙,人工种植牙修复及颌面部整形。
爱生活,更爱牙生活因爱牙而更美好医院科室健康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正畸科:--
儿童口腔科:--
牙周诊疗中心:--
湖北医院
?17路?18路?路?21路?24路?32路?35路,医院站下。
伙伴们错过也许就是一辈子还不快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