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金色摇篮乐苗秋季传染病防控小知识

2021-5-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日渐转冷,早晚温差大,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我们需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远离疾病,健康每一天!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48小时

普通性感冒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1周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1周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在封闭空间里传播很快,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引起暴发。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易被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或者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接触而感染。

主要症状:腹泻(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患者可有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严重者出现脱水。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72小时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和未煮透的食物,尤其生食贝类等水产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隔离期:自发病起9天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隔离期:全部水疱干燥结痂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其中,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冬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腹泻的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不要带幼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

(3)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

(4)餐具、炊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晾干;

(5)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6)多组织孩子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每年一次。

总之,儿童时期由于特殊的生理阶段,易感染的传染病较多,但只要家长们平时多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多注意观察宝宝的异常情况,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大多数都可以很快痊愈

针对传染病,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平时我们还应该做到:

1.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在疾病流行季节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的机会或者减轻症状。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不食生冷或变质的饮食。

4.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6.避免接触传染病感染者。

7.出现不适症状应多注意休息,及早就医。

七步洗手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zz/14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