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职责,科学防控,守护校园平安
2021-3-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季防病
夯实职责科学防控
守护校园平安
初春时节,时寒时暖,雨水增加,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段,容易发生诺如病毒、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这些都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我们需提高警惕,在继续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要科学有效预防春季流行传染病!
Q1
夯实职责,科学防控
为了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我园提前布置,培训先行,于3月9日举行了春季传染病防控培训会。
疾病防控,培训先行
3月12日通过发放《春季传染病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家园沟通,共护安全
认真做好校园环境消杀灭工作,各班对活动室、午睡室的旮旯角落都进行严格的消毒。
环境消杀,细致入微
年3月16日,聚源卫生院高国辉医生和刘颖医生到我园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院园互动,专业指导
Q2
精密部署,层层落实
年3月17日上午,我园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会上高洁园长传达了3.16市教育局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精神,强调了我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点,对后期传染病防控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1、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和管理制度做好防控、宣传等工作;
3、坚持“预防为主,宣传为辅”的原则,把好防病治病关;
4、强化卫生保健相关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工作流程;
5、做好家园联动,强化春季传染病知识的宣讲教育工作。
卫生防疫领导小组专项工作会
年3月17日中午1点,两园区同时召开了由班主任和保育老师参加的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中午2:30召开了食堂从业人员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门卫保洁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各部门就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总园教职工防病专项工作会
分园教职工防病专项工作会
厨房人员防病专项工作会
安保人员防病专项工作会
Q3
科普宣传,正确应对
每当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园总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相关科普知识,但家长们似乎重视度不够,阅读相关信息较少。可当真正遇到传染病来袭,毫无防备,要是再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顿感手足无措。其实,只要了解生活中的易发传染病特性,做好相关防备,相信家长们就能正确应对!来,一起看看我们为大家划的重点——
1、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潜伏期很短,通常12-48小时。诺如病毒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没有持久的保护力,可以重复感染。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因此,粪便或呕吐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感染!
症状: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的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式。患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后,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一般2到3天内就会康复。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治疗,脱医院输液治疗。
建议患者隔离治疗,在症状消失前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具,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要做好消毒。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以婴幼儿为主。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常并发脑炎,累及脑干者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
预防:需遵循“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15字诀。患病后尽早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传染性强,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暴发。
症状: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措施: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病人集中的门急诊长时间停留,居室每日开窗数次换气,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生病后应适当休息直至体力恢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剂。有细菌并发症时应及早给抗菌药物。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症状: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措施:接种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疫苗可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治疗:对症处理。急性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高热者给予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措施: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起到预防作用。治疗:患病后需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患病期间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治疗:对症治疗,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肢端冰凉等须及时就诊。
Q4
温馨贴士,建议细读
教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洗手,洗手,还是洗手。洗手,讲究一前一后→“准备食物前、进食前、照顾婴幼儿前等”;“上厕所后、回家后、接触污染物后等”。随时保持手卫生!洗手建议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清水至少清洗20秒。
讲卫生
教会小朋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常打扫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经常打扫房间,定期清洁餐、用具及衣服、玩具等日常用品。
多通风
每天有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多通风能保证家里的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少室内
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或室内游乐场所,以减少接触细菌病毒等传染源的机会。
多户外
在天气好的时候,多安排适合幼儿的户外活动。去公园或踏青,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多晒太阳、加强运动,有助于幼儿免疫力的提升。
打疫苗
该接种的疫苗千万别忘记!很多流行性、传染性的疾病,比如流感、水痘、麻疹和手足口等疾病,通过接种疫苗,就能让宝宝免遭罪。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才能起到预防效果。
早就医
一旦发现幼儿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好好在家休息,同时保持清淡饮食。如症状较重,如高烧或不断呕吐等,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另外,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充分清洗水果蔬菜,烹饪时注意区分生熟用具,当食用贝类海产品时应彻底煮熟。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等其他日常养护,同样需要注意哦!
让我们用细致和警惕,守护孩子健康,共同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主办单位:都江堰市聚源幼儿园
主编:高洁
责任编辑:黄卫忠汤婷
本期编辑:陈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