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2种儿童传染病近期高发
2019-11-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初春天气多变,冷暖交错频繁,记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了解到,近期水痘和腮腺炎的患儿增多。
家长不能及时分辨出疾病、担心孩子落下课程而让孩子坚持上学,均扩大了疾病的蔓延。
针对上述情况,日前,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发布《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小贴士》。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流感、流脑、手足口病等。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冬春居多。医院,从去年12月份开始,每天都会接诊几位患儿。
患儿表现为低热、全身性丘疹,先见于头面部,后见于面部及四肢、水疱以及结痂。患者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因此患者需要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易感人群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患者及被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用具而感染。易感者被感染后,潜伏期为10~24天。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感染水痘,不要再让孩子上学,避免传染其他孩子,也有助于自己孩子的恢复。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较为高发的传染病,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耳部疼痛,面部灼热感。常见并发症有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灯等。这也是一种全年均可发的疾病,冬春居多。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病发前7天至肿大后9天具有高度传染性,潜伏期14~25天。
人群普遍易感,1~15岁少年儿童居多。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麻疹麻疹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家长也要注意甄别。麻疹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起初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及眼结膜炎。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潜伏期6~21天。发热到出疹约3~4天。在病程第2~3天,可在口腔内两颊发现有小白点。出疹在病程第3~4天开始,持续1周左右。体温持续升高,皮疹从耳后部开始,逐渐扩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疹间皮肤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可并发脑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2~3天,最短1天,最长10天。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危及生命。
一般初期为低热、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体温达40℃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强直等,精神极度萎靡、意识障碍等。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提示
●在疾病高发期间,要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并减少与患者接触,如需接触,应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在给予积极治疗之外,要根据相应的传染期进行隔离,隔离期间避免与他人接触;对于对接触过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人员应根据各病潜伏期进行医学观察,如发现相应症状要隔离、治疗。
●对患者曾经停留过的场所应采用含氯制剂等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易感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前提下,应积极进行疫苗的接种,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发生。
●保持好个人卫生,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物品。
●保持好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最好每天清洁消毒。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平时注意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均衡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疲劳。
●对于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认真开展晨午检等常规防控措施,出现可疑病例后要及时报告给属地疾控部门,并立即应用消毒剂擦拭地面、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等。
记者朱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楠审核:曹晓霞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