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享受生活
2021-7-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为了进一步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普及。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和体弱的人尤其容易感染这些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1、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2、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表现。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传播快、病死率高。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项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三晒一开”即常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居室常开窗通风,以达到杀灭该病病菌,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对“流脑”的免疫能力。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2~3周发病。临床表现以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病人为传染源,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者鼻咽部分泌物、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应注意通风,并经常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对年龄为1岁以上的儿童、育龄妇女和其他易感人群,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预防。
5、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病人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和疱疹液中,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出疹前1日至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水痘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6、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以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对易感者用腮腺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了防治结核病,向家长和学生普及有关知识: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2.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3.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医院看病。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帯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疯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孟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意,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2.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3.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前河东小学宣.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