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春季传染病,从你我做起
2021-8-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预防春季传染病,从你我做起
春回大地,暖阳高照。但随着气温的回升,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传染疾病多发的季节。正处于生发育期,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传播途径: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与被污染手,日常用品等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
1.尽量不带幼儿去人多的地方,平时室内要多通气,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
2.多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吃饭前一定要洗手,幼儿使用的东西要经常消毒,如果家里有大人患了流感,一定要少接触幼儿。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染。
主要症状:腮腺肿痛。
预防措施:
接种麻腮风疫苗,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营养供给,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麻疹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及眼结膜炎,特征性的表现为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持续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伴有结膜炎、红色斑丘疹等症状。
预防措施:
1.麻疹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疫苗可消除大部分麻疹,提高免疫力,可预防麻疹感染。
2.麻疹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同时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4.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主要症状:呕吐和腹泻。
预防措施:
1.做好家居日常清洁,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5.风疹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幼儿,冬、春两季容易发病。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发病年龄以1~5岁为多。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起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期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到遍布全身。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主动和被动免疫。
2.针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者儿童,避免接触风疹患者,或在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7.水痘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皮肤黏膜同时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为特点,发病初期出现低热、畏寒等症状。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症状;起病后数小时,或在1~2天内,即出现皮疹。整个病程短则一周,长则数周。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增强免疫力,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
小朋友可以怎么做?
1、科学穿衣: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坚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保证手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疾病的预防
帮助孩子健康换季,健康成长!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