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里光
2021-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千里光: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
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scαndensBuch.Ham.的全草。
多年生蔓生草本,长2~5m。根状茎粗状圆柱形,土黄色,下生多条粗壮根及少量须根。茎圆柱形细长,曲折稍呈“之”字形上升,上部多分支,有毛,后渐脱落。叶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0cm,宽3.5~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具不规则缺刻状齿,或呈微波状或近乎全缘,有时稍有深裂,两面均有细软毛。秋季开花,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成圆锥状伞房花丛;总苞片一层,基部有小苞片一层,总苞片披针形或窄椭圆形;花黄色,边花舌状,长约9mm,宽约2mm,先端3齿裂;中央花管状,长约6.5mm,先端5裂。瘦果圆筒形,长约3mm,有细毛;冠毛长约7mm,白色。
生于河滩、林边、灌木丛、沟边及路旁等处。我国陕西及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全草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槲皮素;有机酸类成分对羟基苯乙酸、香夹兰酸、水杨酸、倍半萜类成分(E)-seneciolactone、(E)-cannabifolactoneA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千里光碱、adonifoline、千里光菲灵碱。此外,还含挥发油,鞣质等成分。
①抑菌作用:
a.千里光经体外试验证明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
b.千里光中酚酸类成分对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卡他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c.千里光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炎沙门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d.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对千里光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千里光组对试验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并提出千里光的抗菌机制主要是血清中所含药物的直接作用,此外可能还包括激发或增强机体本身防御功能的作用。
②千里光煎剂浓度为1:~1:时在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③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人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4小时抑制浓度为1:40以上,48小时为1:80以上。
④抗炎作用:千里光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部分是与炎症因子PGE?的产生和释放受抑制有关。
⑤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活性:千里光水提物能够有效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抑制大鼠脑、肾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很强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仅有较小的促氧化效应。
苦、辛,凉。归肺、肾、大肠经。有小毒。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眼结膜炎,肠炎,阑尾炎,急性淋巴管炎。丹毒,湿疹,痈肿疖毒,过敏性皮炎,痔疮。
15~30??。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关于千里光的毒性,《本草拾遗》记载有小毒。近年来研究发现千里光属植物普遍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该类化合物对人及家畜肝脏有毒性,可引起肝硬化及蔓延性肝静脉内膜炎。
国外曾报道,有些千里光属植物可引起人肝脏毒性,甚至可造成中毒死亡。随着服用千里光属植物引起中毒的病例不断增加,WHO及欧美国家的相关组织对含PAs草药的应用制定了不同程度的相关限制,一般都禁止含有PAs的植物出售。虽然千里光SenecioscαndensBuch-Ham这个种临床上还未见中毒病例报道,但它是否具有潜在毒性还存在争议。目前我国对该属中草药在使用管理上尚未制定特殊规定。最新有研究发现,不同产地千里光的毒性有很大差别,实验比较了5个产地的千里光,其中河南产的千里光毒性最强,在???生药/k???剂量下造成动物全部死亡,江苏和浙江产的千里光可造成少量动物死亡,湖北和广西产的千里光在??生药/k???大剂量下,2次/日给药,仍然无明显毒性,未造成动物死亡。
(1)梅毒:
千里光30??,土茯苓60??。水煎浓缩成膏,外捈(患处)。《恩施中草药手册》。
(2)急性阑尾炎:
千里光全草??,加水煎至沸后15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ml成人每服20~30ml;小儿10~20ml,每日3次。连服5~7天,一般3日后症状可逐渐消失。《四川中药志》。
(3)急性泌尿系感染:
千里光30??,穿心莲30??。煎服。《安徽中草药》。
(4)烫火伤:
千里光8份,白及2份。水煎浓汁,外捈《江西中草药》。
同属植物中,以下数种在不同地区亦习惯作千里光入药用。
(1)麻叶千里光SeneciocαnnαbifoliusLess.主要区别在于本种的叶的形态,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较大,叶柄短,基部有2小耳,羽状或近掌状深裂,长10~20cm,宽8~15cm,裂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渐尖,叶缘有密锯齿,侧裂片2或1对,较短;上部叶小,常不裂,条形。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含有麻叶千里光碱和千里光菲灵碱。
(2)羽叶千里光Senecioαr??unensisTurcz.主要区别在于本种的主根缩短,须根多呈细索状,地下茎歪斜;基生叶成莲座状,花后脱落,有柄,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锯齿;中部叶无柄,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约6对,条形全缘或有1~2小裂片或齿,先端尖或钝;上部叶小,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边缘作不规则的羽裂或不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含千里光宁碱,全缘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奥氏千里光碱,erucifoline,2l-hydroxyinte??errimine等。
(3)闽粵千里光SeneciostαuntoniiDC.植株较千里光矮小,主要区别在于本种基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4cm,无柄,基部有抱茎的圆耳,先端渐尖,边缘有浅齿;上部叶小,常近全缘。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
(4)在国外报道中千里光属植物中毒性较强的是欧洲千里光SeneciovulgαrisL.。该种植物茎单生,直立,高12~45cm,自基部或中部分枝。叶互生,先端钝,羽状浅裂至深裂,中部叶基部半抱茎,上部叶较小。花序总苞片线形,顶端具黑色长尖。该植物原产地为欧洲,现广布欧亚、非洲、北部和北美洲。现已入侵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四川湖北、重庆、上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香港和台湾等地。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不妥敬请告知。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不妥敬请告知。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千里光
千里光:异名:千里及、千里急、黄花演、眼明草、九里光、金钗草、九里明、黄花草、九岭光
、一扫光、九龙光、千里明、百花草、九龙明、黄花母、野菊花、天青红、箭草、青龙梗、软藤黄花草、光明草、千家药。
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9~10月收割全草,晒干或鲜用。
全草含胡萝卜色素:毛茛黄素,菊黄质,β-胡萝卜素。生物碱: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灵碱。有机酸:对羟基苯乙酸,香草酸,水杨酸,焦黏酸。此外还含挥发油,黄酮苷,鞣质等成分。
????花中含类胡萝卜素。
1.抗菌作用:千里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痢疾杆菌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酚酸(对羟基苯乙酸、氢醌等)对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千里光煎剂浓度为1:~1:时即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生长。氢醌对钩端螺旋体的抑制浓度为1:000。大鼠或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剂后,血和尿具有勾体活性。千里光对豚鼠和小鼠的实验性钩端螺旋体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对金地鼠的实验性钩体感染无效。
3.抗滴虫作用:试管试验证明千里光煎剂对人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4小时抑制浓度为1:40以上,48小时为1:80以上。
4.保肝作用:不同剂量(2.6、5.2、10.4??/k??)的千里光煎剂能降低四氯化碳建立的肝损伤模型小鼠的ALT、AST等生化指标,抑制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保护肝功能。
毒性:国产千里光毒性很小,其水煎剂的LD??不能测出。给小鼠按80或40??/k??,连服5日,兔以30??/k???连服3日,解剖可见对肺、肾、心有轻度损害。
苦、辛,寒。
《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
清热解毒,退翳杀虫。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急性肠炎,菌痢,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肿痛翳障,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汇言》:此药寒平清利,治一切热毒诸疾,咸需用之,但独行单用,不入众药共剂也。
3.《江西草药》:(治)各种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败血症,轻度肠伤寒,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急性结膜炎,冻疮,烫火伤。
4.《陕西中草药》:泻火,止痒。主治角膜云翳,沙眼,皮肤痒疹,肠炎,瘰疬。
5.《安徽中草药》: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眼睑缘炎。
6.《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血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肺炎,急性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织炎,过敏性皮炎。
7.《广西民族药简编》:治骨折,骨髓炎。
8.《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钩端螺旋体病,放射性烧伤,滴虫阴道炎。
9.《苗族药物集》:主治雷公症(高烧,昏迷),迷魂症。
内服:煎汤,15~30??;鲜品加倍。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搽;或鲜草捣敷;或捣取汁点眼。
1.治风热感冒:
鲜千里光全草30??,六角仙(爵床)30??、野菊鲜全草30??。水炖。分三次服,每日1剂。《常用青草药选编》。
2.治下肢慢性溃疡:
九里光90???(研末),豆腐3片,桐油???将九里光、豆腐入桐油内煎熬,俟油沸后,离火,下冰片3??,搅匀摊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梅毒:
九里光30??,土茯苓60??。水煎浓缩成膏,外搽。《恩施中草药手册》。
4.治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千里光30??,穿心莲30??。煎服。《安徽中草药》。
5.治烫火伤:
千里光8份,白及2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中草药》。
6.治月经过多,崩漏:
千里光60??,小苦麻30??,蒲公英30??,共捣汁,兑红糖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7.治毒蛇咬伤:
千里光鲜全草60??,雄黄3??。共捣烂,敷患处。另取鲜全草适量,水煎洗伤口处;鲜根60??,水煎代茶饮。《常用中草药选编》。
8.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
千里光、苍耳草全草各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治疗各种炎症:用千里光片(千里光k??,制成片,每片重0.35???)口服,每日4次,每次3片;小儿酌减。治疗各种炎症例,痊愈例,占62%,好转例,占25%,无效例,占13%。其中例数较多疗效较好的有上感例,痊愈例,占76.4%,好转33例,占13%,无效26例,占10.4%;急性咽喉炎87例,痊愈56例,占64%,好转22例,占25%,无效9例,占10%;急性菌痢例,痊愈例,占81.8%,好转14例,占10.6%,无效10例,占7.6%;疖肿例,痊愈77例,占55%,好转38例,占27%,无效25例,占18%;急性阑尾炎64例,痊愈49例,占76.6%,好转10例,占15.6%,无效5例,占7.8%。
2.治疗皮肤病:用千里光针剂每日肌注1~2次,每次2~4ml,10日为1个疗程。治疗夏季皮炎例,急性、亚急性湿疹93例,丘疹性荨麻疹64例,痒疹42例,共例,其中痊愈75例,显效例,好转73例,无效15例,显效率为71.2%。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千里及
千里及:别名:九里明、九里光、蔓黄菀、千里光。
味微苦,性凉、微寒,微毒。入肺、肝、大肠经。
凉血消肿,去腐生肌,解热利尿,杀虫(各种疮疡腐肉不脱,痈疽溃后,生肌收口)。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大叶肺炎,肠炎,菌痢,阑尾炎,胆囊炎,黄疸形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眼结膜炎,角膜炎,目翳,目赤肿痛,急性炎症,湿疹,疮疖肿毒,毒蛇伤,皮炎,败血症,毒血症。
干品18.8~37.5克,鲜品37.5~75克,水煎服。
脾胃虚寒泄泻者勿服。
1.蜂窝组织炎:
鲜千里及37.5克,鲜木芙蓉叶37.5克,鲜木芙蓉花37.5克,鲜白毛夏枯草37.5克。
用法:以上药先用清水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晒干研细末,用冷开水调敷亦可。
2.细菌性痢疾、疔疮痈疖、败血症、毒血症:
千里及30克,蒲公英30克,含壳草(积雪草)30克,忍冬叶18.8克,白花蛇舌草18.8克,珍珠草18.8克,白茅根18.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服5日。
3.过敏性皮肤炎、荨麻疹、皮肤痒疹:
千里及.5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用鲜千里及37.5克、鲜苦棟树叶56.3克、鲜白毛藤56.3克,共煎水外洗患处。)
4.钩端螺旋体病:
千里及37.5克,忍冬花11.3克,土茯苓30克,青蒿15克,鱼腥草18.8克(后下煎10分钟)。
用法:水5碗煎2碗,当茶饮用。
5.急性眼睛结膜炎:
鲜千里及37.5克,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15
克,小本丁竖18.8克,甘草3.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服5日。
6.流行感冒、风热感冒:
千里及15克,鸭公青15克,白毛夏枯草11.3
克白马骨30克,铁马鞭18.8克,桑叶11.3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7.头癣、干湿癣疮、鹅掌风;
千里及37.5克,苍耳草(全草)37.5克。
用法:水3碗,文火煎汁浓缩成膏,擦患处。
8.眼睛发炎:
千里及30克,白花蛇舌草18.8克,龙葵根30
克,枸杞根18.8克,雷公根(积雪草)18.8克。
用法:水6碗煎3碗,分3次饭后服。
9.过敏性皮肤炎、手足癣:
千里及75克,苦楝二层皮75克,苦参37.5克,油
加利75克,蛇床子37.5克,地肤子37.5克。
用法:煎药时,水要盖过药草,去渣,泡洗患处,一日洗2次。
10.急性炎症、毒血症、败血症:
千里及18.8克,忍冬花藤叶15克,蒲公英15
克,白花蛇舌草15克,叶下珠18.8克,白茅根15
克,雷公根(积雪草)18.8克。
用法:水6碗煎3碗,每6小时服1次。
对于茵痢、轻度肠伤寒、绿脓杆菌感染亦可用。
11.阴囊湿疹(外洗方):
千里及56.3克,苍耳草37.5克,香薷18.8克。
用法:水10碗煎浓汁外洗患处,早晚各洗1次。
12.皮肤(外洗方):
千里光.5克,马缨丹(五色梅)56.3克,柳叶白前93.5克。
用法:水煎温浴或浸洗。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处方一本全》千里光
千里光:别名: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性寒,味苦。
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15~30克。
①皮肤搔痒症、过敏性皮炎:
千里光90克,水煎洗患处。
②小儿细菌性痢疾:
千里光克,水煎2次,每次煎1小时,过滤后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毫升左右,加糖浆毫升及适量防腐剂。每次15~20毫升,每日服4次。
③化脓性皮肤感染:
千里光适量,水煎至浓茶色,过滤去渣。待药液冷至不烫手时即可浸洗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④上呼吸道感染:
鲜千里光30克,爵床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
⑤毒蛇咬伤:
千里光根60克,水煎代茶饮;另取鲜全草适量,水煎取汁冲洗伤口;再以鲜千里光叶30克,雄黄米3克,共捣烂敷伤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