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石龟腮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4月26日,隆林县城一养殖户电话问诊石龟病情,经现场调查和问诊,并采集一刚死病龟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共同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注射或内服免疫增强剂加敏感国标水产用兽药,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诊断

1、问诊

该养殖户有石龟亲本30组(只)。4月15日发现3只精神不振、停止摄食,采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和内服氟苯尼考等措施,仍无法控制病情,到26日,已死亡12只,还有33只停止摄食,病情严重,因此电话问诊。

笔者现场调查了解到,该养殖户家庭养殖石龟5年,从未发生过大的病情。为了提高龟苗质量,年12月7日,与南宁一养殖户互换了10只公龟,越冬期间没有病情发生。了解了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情和治疗用药情况后,笔者现场观察了病龟的体表病症,并采集一只刚死不久的病龟回实验室检测。

2、目检

病龟行动迟缓,颈部肿大,后肢窝鼓起(图1),四肢浮肿(图2),有的口鼻流血(图3)。

图1病龟颈部肿大,四肢浮肿

图2病龟后肢窝鼓起

图3病龟口鼻出血

3、解剖检查

病龟鳃腺出血、发炎、糜烂(图4),胃部和肠道有大块暗红色淤血(图5),肠道呈纯白色的贫血状态,腹腔有大量的血样腹水(图6)。

图4病龟腮腺出血、发炎、糜烂

图5胃和肠有大块暗红色淤血,肠充气

图6肠贫血,有血样腹水

4、病原菌分离鉴定

从病龟的心、肝、脾、肾各分离出1株菌落形态和大小均匀一致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API20NE细菌鉴定系统及生化鉴定试剂条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3株菌株的20NE鉴定生化谱相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1株菌株的20NE鉴定生化谱为温和气单胞菌。

5、药敏试验

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到的4株菌株进行复方新诺明、新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复方磺胺嘧啶等10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多西环素3种药物敏感。

二、治疗

1、发病池龟的治疗

将病龟隔离出去。按每立方米水体用黄芪干品2克,文火煮1小时再温水浸泡6小时后去渣兑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5次;同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溶液,隔天1次,连用3-5次;同时,按说明书拌饲料内服芪参散加敏感药物加七味板蓝根散,每天1次,连喂10-15天。此后,每个15天泼洒3天,每天1次;同时,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

2、病龟治疗

按每千克体重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1毫升,每天1次,连续3天;第4天开始每千克体重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0.1毫升加多西环素注射液(用量按说明书),每天1次,连续3-5天;恢复摄食后,按说明书拌饲料内服芪参散加多西环素加七味板蓝根散,每天1次,连喂10-15天;此后,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

3、疗效跟踪

从28日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后,病龟的精神状况逐渐好转,不再有死亡现象,到5月3日隔离的病龟全部恢复摄食。

三、讨论

1、腮腺炎危害各品种的各种规格的龟,是一种传染快、危害大、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随着近年来养龟产业的蓬勃发展,家庭养龟越来越普遍,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空气质量的下降,养殖龟的抗病能力较低,腮腺炎的危害日渐严重,处理不及时将导致重大损失。

2、该养殖户家庭养殖石龟5年,从未发生过大的病情。年12月7日从南宁换回10只公龟,年4月15日发生病情,是典型的引进携带病原苗种引发的病情。因此,家庭养龟引进龟苗或种龟,应单独在一间房子适温隔离养殖20天以上,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入原养龟房间养殖。

3、家庭养龟日常管养时,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或六味地黄散等免疫增强剂3天,每天1次,提高养殖龟的免疫能力,可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文章来源:水产前沿)

一个人养殖太孤单,您是否想与更多业内人士交流,了解更多养殖信息?

你不是一个人~我们组建了养虾/养蟹/养鱼/特种水产技术交流群,诚邀养殖高手与养殖者加入共同交流!

加入养虾技术交流群请长按下方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cs/1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