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样做让孩子不生病

2020-12-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一生病,难受又脆弱,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哭,不肯吃药,不肯躺下睡觉,只肯妈妈抱,还要爸爸哄。孩子发烧了,更是一番折腾,爸爸妈妈彻夜守着孩子不敢合眼,心里又焦虑又内疚:怎么又生病了?是不是因为自己没照顾好?

相信每位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心力交瘁的时刻。

孩子生病了,医院,一般会选择输液,因为:见效快好得彻底。殊不知——输液就是一场小手术,带给你和孩子的危害是长远的,甚至是致命的。

孩子经常输液的危害

常输液的孩子抵抗力低孩子经常性发生的病有小儿感冒发烧咳嗽、扁桃体发炎,很多父母一发医院给孩子输液,认为这样孩子才会好的彻底,好的比较快,那么输液真的比较好吗?

事实上是,经常的给孩子输液,只会降低孩子的免疫抵抗力,孩子的病情变的反反复复的无常,甚至以后有个感冒发烧的病不输液就很难痊愈。

输液真的好的快吗?在我们的认知中,不管什么病,只要输液了就会好的比较快,输液受我们喜爱也是因它确有优势,能够满足我们急救的需要。

单来感冒来说,任何感冒都有它的周期,慢的一个星期多,快的也得三四天,无论什么治疗措施都不会立马见效。输液并不会缩短病程。

在年,有一组权威数据表明,我国的医疗输液亿瓶,人均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的2.5—3.3瓶的平均水平,但是70%的输液是不必要的。

在过去,在医学上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孩子感冒了,请尽量选择健康的疗法。

儿童艾灸的好处

中医认为,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历代医家对小孩保健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便为艾灸。儿童艾灸,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一、活血驱寒,小毛病可以少看医生。

活血驱寒是艾灸最擅长的,我们也常常用艾灸调理各种气血瘀滞、阳虚怕冷的症状。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楣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

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二、补脾益肾,调理胃口吃饭香。

艾灸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三、清热泻火,不再容易发烧。

艾灸清热泻火,最常用在发烧的孩子身上,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就医的同时辅助艾灸比较好,但高烧建议不用。

四、祛风寒,孩子感冒可以少打针。

艾灸,能疏通经络,让人气血充足。当孩子腹痛的时候,灸一灸,很快就不疼啦!

夏天湿气最多,很多孩子会长湿疹,喝冷饮吃冷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五、平衡五脏,增强体质,远离抗生素。

人的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艾灸最大功能是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幼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诸症。灸身柱穴对以上情况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小儿常用防病穴位

大椎穴:此穴为“三阳督脉之会”,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艾灸大椎,能壮旺身体阳气,提高抗病能力,增强肺脏功能,预防肺部疾患。另外,儿童常灸大椎穴,还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有利于长高长个。

身柱穴:身柱,意为“身体的支柱”,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儿童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数儿童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精神气色也更好。

中脘穴:此穴被称为“万能胃药”,艾灸中脘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调理儿童肚子胀、腹泻、便秘、胃痛、吃饭少、反胃等问题。

神阙穴:神阙位于肚脐,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儿童虚损症状,使身体更壮实。

儿童艾灸要点

艾灸穴位:儿童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只需选取主要穴位点,即可达到防治作用。

时间较短:每个穴位5-10分钟即可。

离穴不离经:艾灸找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即可,中医叫“离穴不离经”,所以宝妈们不用怕找不准穴位,只要灸在穴位所在区域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ys/12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