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明后两天霜冻大降温,更可怕的是这个病
2021-4-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进入3月以来
宝鸡气温忽高忽低
很多病毒已经找上门来
或者正在路上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这个病进入高发期,
已有省份停课!
据武汉晚报3月13日报道,
湖北武汉一个爸爸的家长群。
↓↓↓
这次停课是因为这种流行病又到了高发期!
已有很多小朋友“中招”!
它就是令很多家长害怕的——腮腺炎。
从往年同期情况来看,
今年患腮腺炎的小患者明显较多。
孩子
妈妈,我的腮帮子怎么肿了?我的瓜子脸都不见了妈妈
医生,这是什么病啊?
医生
从症状看,你家孩子得了腮腺炎,也叫“痄腮”。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流腮或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当发生病毒感染时,会引发炎症反应,并导致脸部发生明显的肿胀变形。
主要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发生爆发、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人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以是直接吸入,或是患者公用器具和餐饮工具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腮腺炎都有哪些症状?
流行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尽管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病变在腮腺,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器官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炎症和肿胀)。
某些并发症可因无腮腺的肿大而误诊,只能以血清血检测确诊。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生殖系统并发症以及胰腺炎、肾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虽是常见病,
但如果没有及时就医,
后果可能很严重!
↓↓↓
据报道,今年1月,家住湖北武汉的6岁男孩鹏鹏(化名)左侧耳垂下方脸上长了个小鼓包,体温达到39℃,还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鹏鹏奶奶感觉他的症状像“痄腮”,认为过几天就能好转,便只带着鹏鹏在附近的诊所进行了简单诊治。
10天过后,鹏鹏“痄腮”好转,但鹏鹏妈妈发现,她好几次叫鹏鹏他都听不见,而且看电视的声音也被他调得特别大。
去医院就诊后发现鹏鹏左耳中度耳聋。医生表示鹏鹏听力受损,正是因为病毒侵袭了听觉神经。
得了腮腺炎怎么办?
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有双侧或一侧耳垂下肿大、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一医院就诊,不可让其带病上课,不可隐瞒病情,以免耽误病情和传染给他人。
在发病期间,患儿必须隔离治疗,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生活用品等要采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合理安排饮食,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好转后可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恢复。
每天用温盐水漱口、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患儿痊愈后方可再次上学。
若在发病期间未出现并发症,则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大约2周内逐渐恢复健康。
腮腺炎如何预防?
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对易感人群采用“腮腺炎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
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孩子,在流行季节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避免与腮腺炎患儿接触。
来源:宝鸡气象、沈阳晚报、武汉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