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这些疾病春季高发一定要做

2021-7-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消费维权

点击上方蓝字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至15岁居多。

  防治措施:患者应隔离治疗;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对于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治疗,直至培养转阴,以控制传染源。

  密切接触者应严密观察,检疫7至12日,有条件可做咽拭子培养。

  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防治措施: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疫苗不足时可单独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风疹疫苗。

避免去人员密集区。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与腮腺炎患者保持距离,避免与其共用餐具以及其他公共用品,同时室内注意消毒等。

四、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儿童最易患此病。通常每年的3月至5月为麻疹的高发季节,感染麻疹后会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眼红、怕光、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和口腔黏膜出现斑,在疹退后会有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防治措施:麻疹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一旦患上麻疹,只能对症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省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程序为8月龄接种1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18月龄接种1剂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五、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易感年龄以1至5岁为主,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防治措施: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目前没有特异性方法治疗风疹,但是可通过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六、水痘

水痘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易引起流行。水痘全年都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一般不再发生。

  水痘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门把手等,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

  防治措施:在水痘高发的冬春季,建议要做好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儿童接种后可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七、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发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5至10岁的儿童少发,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的斑疹和疱疹,常伴发热,严重可发生心、肺、脑等损害,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至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八、病毒性腹泻病

毒性腹泻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学校以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多见。

  防治措施:预防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尽管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但是我们只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预防方法,就能减少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来源:山西省疾控中心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ys/14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