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有我,爱卫同行汤河口中学进行爱国
2021-8-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汤河口中学
进行爱国卫生运动
在这个莺飞草长的四月,我们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还有其他传染病需要防控。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什么传染病仍需我们进行防控和如何防控。
1
传染病种类
向上滑动阅览
1
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是比较容易传播的,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1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阿米巴痢疾、各种肠道病毒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1
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急性期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病毒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
传播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③医源性传播
④密切接触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如浴池、剃刀等可传染。
1
接触性传染病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潜伏期约为5~12日。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如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1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与鼠传疾病构成了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均称虫媒传染病)。
目前,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源种,四害可以携带种,所以控制四害是灭病的重要环节。
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鼠疫对人类威胁很大,世界曾发生三次大流行,6世纪发生第一次大流行,东罗马帝国死亡一半人口。年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多万人。18世纪发生第三次大流行,欧洲死亡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后传到亚洲又死亡多万人,占疫区人口三分之一。现在我国多数省市都有发病。鼠传伤寒发病面也在扩大。
苍蝇能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炭疽、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囊虫病、蛔虫病等几十种疾病。
蚊子能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
蟑螂能携带痢疾、沙门氏菌、肝炎、蛔虫等40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我们消灭四害,减少发病,就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经过数十年的除四害工作,大多数以四害为传媒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曾经肆虐横行,给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以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炎、登革热等,有些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有些则降到很低水平,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地下降。
传染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居家环境防护,那么受到传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的第一责任人”,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1
个人卫生防护
疫情期间,我们在家中依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1
保持个人卫生。
①保持双手干净。勤洗手,保持指甲整洁、勤剪指甲,不要把手指放入嘴里。
②保持头发干净。头发可能会成为细菌或跳蚤、虱子或者其他寄生虫的栖息地,梳理平顺,修剪整齐,可以避免这些危险。
③保持牙齿干净。用牙刷和牙膏彻底清洁口腔和牙齿,每天至少清洁一次。你还可以用细线或者纤维作为牙线来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④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
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
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4
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5
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6
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7
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向上滑动阅览
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上班、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外,应尽最大可能减少外出,以居家生活为主。
如果确实具备户外活动条件,在保证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参加一些户外锻炼。
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酌情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以上的距离,避免扎堆聊天、打牌、打麻将等面对面近距离活动。进入人群密集或密闭空间时,建议要佩戴口罩。
在进入公园、广场等室外开放场所进行户外活动时,应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
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在人员稀少、空旷的室外场地进行,采用健步走等适合个人运动的形式,一般不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性有身体接触的剧烈运动。
儿童应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外出活动,监护人应确保儿童的个人卫生,尽量不使用公用玩具和设施,尤其注意手卫生,敦促儿童在游玩过程中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
在户外活动时,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户外活动回到家后,要及时脱去外套,清洗双手和脸部,适当补充水分,注意保暖。
外出活动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应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比如,按要求进行体温检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不要触碰口、眼、鼻,外出回家后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外出衣物经常换洗等。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人员,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
居家环境卫生
除了个人卫生防护,长时间居家生活更应该保持居家环境卫生,那么此时来一场大扫除是最好的选择。
1
加强家中的卫生管理,严格一人一毛巾一脸盆等消毒制度,并注意水源清洁。
2
家中有隔离病人和疑似患者直到无传染性为止。接触者应自我隔离一定时限。凡疑似病人的餐具、茶具、生活用品要分开使用和保管。
3
保护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等),也可对相应疾病进行丙种球蛋白注射(如预防甲型肝炎时)。
4
居家消毒。
①厨房、卫生间下水道是消毒的重点。可以使用小苏打、白醋、花露水再加入温水混合均匀倒入下水道后静置三十分钟再倒入烧好的开水即可保持一段时间。建议一个星期消毒一次。
②家具消毒:家庭中门窗、地板及大件家具的消毒,可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另外,在使用消毒液时,应特别小心,以防溅到皮肤甚至眼睛上,造成意外伤害。
③衣被消毒:衣服、被套、鞋袜、毛巾等,通常使用温水或清水机械地进行清洗,可消除吸附在物体表面的细菌、尘埃和污物;如果是病人的衣物用具,则需要根据情况加入适当的药物,以加强消毒效果。
④餐具消毒:首选的消毒方法是蒸煮。蒸煮能使细菌体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大多数病原体经过15至30分钟的蒸煮均会死亡。消毒时间应从水沸后开始计算,煮沸时要注意所有器物须完全浸泡在水中。
5
做好家庭清洁工作,家中一星期可大扫除一次。
①应注意家中的各种清洁死角,如床下、沙发下、墙角等。
②家庭清洁中,厨房的清洁卫生占主导地位:a.经常保持厨房内外的环境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污物垃圾。若厨房门窗是直接通向户外,要注意随时关好门窗及纱门和纱窗,保障安全。b.厨房家具、炊具、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c.各种调料、鲜菜、鲜肉要妥善存放,防止串味变质。d.剩饭、剩菜应放在通风阴凉处,不要存放时间过长,食用前要重新加热烧透。
③对于厕所的打扫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常使用的洗手台可以最先清理、消毒,然后是家中的坐便器,最后才是卫生间的地面。
6
及时清理家中杂物,保持家中清洁,使“四害”无处藏身。厨房中饭菜不留第二天吃、垃圾不留第二天倒、锅碗不留第二天刷;家中坏掉的、不好的、过期的用具及时丢掉;卫生间用完的、过期的洗漱用品及时丢掉,马桶定期清洗、毛巾脸盆定期清洗、更换;家中阳台、院子、卧室的床底、沙发下不要堆积杂物;家中的药物箱定期清理。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概率。
7
扔垃圾要进行垃圾分类。在清除家中杂物的时候不要将垃圾一股脑扔出去,而是要将垃圾分类,让垃圾可以更好的回收,争取做到日产日清、垃圾不过夜。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大棒骨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8
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以上是学校给家长和同学们的一些建议。日常的清洁、消毒要坚持才能真正减少传染病发生的概率。坚持行动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长久之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