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方读书笔记
2019-4-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救命之方》是中医博士罗大伦总结和继承前人中医所用药房的一些常用治病之方,辨证使用,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1、心脑血管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先调养,再运动。这个小方子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我给它起名叫“通脉养心散”,通俗地说就是“三七西洋参粉”。配方: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
用法: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叮嘱:这个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药——丹参,也是等量,对脑血管也十分有益。
2、三七鸡骨汤(调理骨折)
配方:三七粉1~3克,轻症1克,重症3克,砸开的鸡腿骨。
用法:每天用1-3克的三七粉,和砸开的鸡腿骨(肉剔掉)一起熬汤,可以放入一点盐和佐料。把熬好的鸡骨汤,分成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当作菜汤服用,也可以单独服用,从骨折的时候开始服用,一直坚持服用到骨折愈合。
3、山萸肉可以治疗肝虚引起的肢体疼痛。很多人在生气以后,身体会莫名其妙地疼痛,就在某个地方,却不知道为什么痛,怎么治疗都不好,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要注意是不是因为肝经受伤引起的。因为肝主疏泄,如果肝经受伤不足,无力疏泄,就会形成郁滞,引起疼痛;尤其是肝主筋,很多筋产生的问题,都可以从肝经那里找到答案。
配方:山萸肉30克(每次)。
用法:熬水喝。
4、“炙甘草汤”这个方子具体的作用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范围: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5、主要是疏解不良情绪导致的肝郁,也就是说,主要用来调节情志失调,失眠。
配方: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远志6克、香附6克、生地6克、白芍6克。
用法:
1.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2.有些身体失调严重的,口服和泡脚相结合效果更好,但是如果想要配合口服,一定要请当地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稍作加减才行。口服一般要加上生姜和大枣,我推荐生姜3片,大枣12枚(掰开)。
3.有的人肝火明显,要加上丹皮6克、炒栀子6克。
4.如果失眠严重,晚上除了用此方泡脚,可以加服:山萸肉6克、五味子3克,熬水,用此水冲服炒酸枣仁粉3克。每晚服用一次即可,养肝血、安心神。
孕妇忌用。
6、补气血,血虚
配方:龙眼肉十份,西洋参一份(吃多少做多少)。
用法:将二者搅拌均匀,放到一个碗里,上锅隔水蒸,蒸到四个小时以上。每天一调羹,开水冲泡服用。
7、首先是阴虚的情况不可以用,比如舌质很红,舌苔薄或者无苔,脉搏非常快的。这种情况不能服用。或者有实热,比如外来的热邪炽盛,舌苔黄厚,舌质红的,也是不能服用的。
另外,滋补也必须掌握尺度,不可一味蛮补,这个方子,一吃很久的做法也不可取,需要请医生随时帮助分析是否可以继续吃才好。
还有,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不要自己轻易用药。
十全大补丸(药店有售)
8、“六味地黄丸”肝脾肾全补,主要补肾
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同时也可以用野菊花、枇杷叶各10克泡水喝,这样可以更快地解决粉刺问题。
9、痔疮
(1)“椿根消痔止血方”
适应症:便血。
配方:椿根皮克。
用法:每次用30克熬水,熬出两碗,在熬好后放入红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
这个方子是一位老师提供的,医院学生上课,他在后面听。我讲完了痔疮这个病,下课后他就对我说,他以前患痔疮,便血很严重,什么药都用了,都不行,后来他用了这个椿根皮,就痊愈了。
(2)“地龙灭痔粉”
适应症:单纯的内痔、外痔,或者混合痔。
配方:地龙50克。
用法:去药店买中药地龙,让药店研成粉末,然后让他们给装入胶囊,每次服用六颗,早晚各一次。
(3)“地龙饺子”
配方:地龙、瘦猪肉馅。
用法:把地龙研成粉末,然后加入两倍体积的瘦猪肉馅搅拌(用多少拌多少),不要放作料,然后包饺子,蒸熟,每次吃七至十个,一日两次,可以蘸作料吃。
10、吃“当归苦参丸”,治疗热毒皮肤病
“当归苦参丸”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精鼻赤、毛囊感染等各种皮肤病,效果很好。
11、你万万想不到——治痛风要吃“乌鸡白凤丸”
12、“逍遥丸”,专治被气憋出病来的人
有爱生气、心情郁闷、总失眠、胃口不好、手脚冷、胸胁胀痛、身困乏力、便秘、月经不调等情况的人,可以用“逍遥丸”来调理。
13、过敏性鼻炎太普遍,何方能绝根:“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
配方: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用法: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然后早晚各服用一碗。
必须强调一下,这个方子,是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但是如果鼻涕的颜色是黄色的,则不可服用。
如果鼻炎中鼻涕黄的,就用他另外一个方子——“五味石膏汤”:
配方: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用法: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1.孕妇忌服!
2.一般服用三副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不要服用了,那是没有对证。
3可以请附近的医生帮助判断,是否可以使用此方。
14、老人孩子有严重的咽喉肿痛,可用仙方“普济消毒饮”
配方:黄芩15克、黄连9克、陈皮6克、甘草6克、玄参9克、柴胡6克、桔梗6克、连翘15克、板蓝根9克、马勃6克、牛蒡子9克、薄荷6克、僵蚕9克、升麻2克。
用法:把药物先用冷水浸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三十分钟即可。分成三碗,早晨、中午、晚上各服用一碗。
此方古代是用来治疗大头瘟的,现在可以借鉴用来治疗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等各种上焦热毒壅结的症状。常用于治疗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严重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大家要记住,一定是在体内有热毒的时候,才可以用这个方子,因为这里面都是寒凉之药,阳虚的人慎用。而此方用过之后,热毒一旦解掉,就要换其他平和的方子了,不可长期使用。
15、老人咳喘、痰多,用千古名方“三子养亲汤”
配方:炒苏子6克、炒莱菔子6克、炒白芥子3克。
用法:熬水,熬成两小碗,早晚各服一小碗。
那些经常食用肥甘厚味,身体肥胖,感觉痰多,血液黏稠,血脂紊乱的人,可以采用化痰的方式来调理。
服用的方法,也可以这样:炒苏子60克、炒莱菔子60克、炒白芥子30克,混合均匀,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每天2次,温水冲服。
16、吃对阿胶,一生不贫血,发不白
配方:阿胶
用法:
1.先买一盒阿胶,打开,里面有很多块,然后把阿胶放在一个大瓷碗里(这个瓷碗越大越好,要能够装下一瓶黄酒)。
2.然后用一瓶黄酒,注意,不能用料酒(料酒里面有花椒、大料等),倒入阿胶,泡二十四小时,再看阿胶,虽然没有化开,但是有些软了。
3.再把盛有阿胶和黄酒的大碗,放入锅内,小火蒸三个小时,此时,阿胶开始化开了,稍微搅拌,再蒸一个小时左右,再打开锅,可以看到碗中气泡翻滚,阿胶已经全部化开。
4.把碗取出来,放冷,阿胶就会变成膏状。
5.用保鲜膜覆盖,放入冰箱,很快阿胶会变成皮冻状。
服用的时候,舀出一调羹,放入碗里面,用开水冲,阿胶在三十秒内会全部化开。每日服用两次,一次一调羹。
(1)如果单独服用阿胶,会有滞腻的弊端。加入黄酒炮制之后,黄酒的流通之性会解决这个问题(黄酒在加热后,酒性基本消失,但是通络之性还在),这就是中医的妙处,这样服用阿胶,绝对不会出问题。
(2)有湿气的人要慎用这个方子!这种人舌苔厚腻,不能滋补,否则会滞腻不清,也就是说,必须是医生分析有血虚的症状,才可使用。
(3)孕妇不要用,必须有医生指导才可以。
(4)月经期间最好不用,因为阿胶有止血的作用。
17、瘀血导致的痛经,要吃“山楂红糖膏”
症状: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配方:完整带核鲜山楂克、红糖三调羹。
用法:山楂洗净,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一调羹,可以用开水冲饮,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
18、血虚、血瘀的女性要经常用“桃红四物汤”泡脚
适应症:
1.对于月经量少,月经色黑的女性有不错的效果。
2.对血虚、血瘀的女性特别好。
配方:熟地6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6克、桃仁6克、红花6克。
用法:熬水后,泡脚。
19、手脚冰凉,离不开“当归熟地羊肉汤”
配方:当归10克,羊肉半斤,熟地10克,生姜6~7片。
用法:用当归配上半斤羊肉,再放熟地,然后切生姜片,加水熬成汤。
20 调治老胃溃疡的首选:“黄芪建中汤”
配方:黄芪6克、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个(掰开)。
用法:把这六味药,以水五杯,熬剩两杯,去药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早晚各服用一杯。
叮嘱:方子里面的黄芪,一般用炙黄芪,但是我习惯用生黄芪,不会上火。
21、刚受寒感冒,服“天然感冒药”——紫苏叶
配方:紫苏叶3~5克(每次)。
用法:把紫苏叶用开水泡几分钟,直接喝下去即可。
1.紫苏叶不能长时间地熬,它的挥发物质起着关键作用,用开水泡就可以,或者是熬开锅两三分钟就可以了。
2.不能空腹服用苏叶水。元气不足,无法发出汗,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在肚子里面有食物的时候,才能采用发汗的方法来调理身体。
22、暑湿感冒引起高烧,会用到的药物藿香、佩兰
配方:藿香6克(后下)、佩兰6克(后下)、杏仁9克(捣,后下)、白蔻仁6克(捣,后下)、薏苡仁30克、法半夏6克、通草6克、竹叶6克。
用法:先将没有标注“后下”的药物熬半个小时,然后下入标注“后下”的药物,过五分钟后闭火。将药汁过滤出来,兑入温水,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泡二十分钟。
23、“藿香正气”不是治中暑的,是祛寒湿的
24、感冒后咽痛、痰黄、发热,用蒲公英熬水喝
配方: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地丁各9克左右,紫苏叶6克(如果有嗓子疼的症状,就再加上射干9克、僵蚕9克)。
用法:上述材料除紫苏叶外熬水,在水熬开锅的时候再放入紫苏叶,口服即可。
感冒时如果出现咽痛、痰黄、鼻子出热气、发热等症状,我一般会推荐把蒲公英和连翘、金银花、地丁配合使用,很快就可以控制感冒。
25、 遭蚊子叮咬后肿痒难消,一抹“八味锡类散”就好
西瓜霜的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方子里的其他几味药也都是清热的,所以这个方子以解毒清热为主。
熊二和二熊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