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贴敷流行性腮腺炎临床分型主要临
2019-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预后良好。
中药贴敷治疗腮腺炎的优势痄腮对清热解毒,化痰软坚药物极为敏感,治疗常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法,中医贴敷疗法使用简便,随贴随走,绿色安全,只要辩证得法,往往收到奇效,可快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易于让患者接受,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医生对抗生素的依赖,从而减轻因滥用抗生素及过度输液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吴茱萸5、大黄3、胆南星5、胡黄连3。
所有药物研成细末,用消肿止痛液调匀敷双涌泉,每剂敷24小时,连敷2-3剂。
临床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常用中成药及用药指导:
(一)邪犯少阳证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边缘不清,咀嚼不便,或伴头痛,咽痛。
腮腺炎片,板蓝根冲剂,柴银口服液,如意金黄散,疏风解毒胶囊等。
该证型多见于病情较轻者或初期的轻证。首选腮腺炎片;如咽痛明显,可选用板蓝根冲剂;如伴发热,可同时选用柴银口服液。上药均性寒凉,不宜长期使用,多服、久服可能出现腹泻;服药期间应多休息、多喝水,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凡腮部肿痛者,均可同时外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紫金锭(玉枢丹)中任一种,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已破溃者禁用。如发热不退,腮肿加重,需及时就诊。
吴茱萸
(二)热毒蕴结证高热持续,一侧或双侧腮部漫肿,疼痛剧烈,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咽红肿痛,食欲不振,可伴见小便黄,大便秘结。
五福化毒丸,银翘解毒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连翘败毒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该证现多见于症状较重或病初失治后症状加重者。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宜选用五福化毒丸:兼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痛者,宜选用银翘解毒片;腮部红肿.热痛明显者,宜选用连翘败毒丸:本证型病情较重,如出现变证需及时诊治。
大黄
(三)邪陷心肝证高热不退,腮部漫肿疼痛,坚硬拒按,头痛烦躁,呕吐项强,甚或嗜睡神昏,反复抽搐。
安官牛黄丸,醒脑静注射液等。
该证型多见于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伴见高热者。安官牛黄丸含朱砂和雄黄等,不宜超量或持久服用,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神志清醒后应及时停用,如出现抽搐等急症,需及时对症处理。
胆南星
(四)毒窜睾腹证腮肿同时或腮肿渐消时,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或下腹疼痛或压痛,或伴发热、呕吐。
龙胆泻肝丸等。
该证型多见于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或卵巢炎等。龙胆泻肝丸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肾损害。
胡黄连
来源:根据《儿科中医医疗技术及中成药用药指导》整理
责任编辑:王晓宇(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