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三焦经易堵点,能够调理偏头痛症状
2020-9-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pf.39.net/bdfyy/zjdy/140329/4364585.html
的易堵塞点:《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角孙穴》
:“三焦经”像一个情绪感应器,经络通畅,堵塞点便没有疼痛;一但情绪波动、烦躁发怒,探查四渎穴立即就会有反应。
实践中发现,多数人左侧“四渎穴”痛于右侧。探查、疏理“四渎穴”时,左手掌心向下,前臂微屈,用右手的指间关节在左手前臂肘关节下2寸,(三指宽)处轻轻敲击,会有强烈痛点。
如果有心烦、易怒、口苦、耳鸣的情况,但探查“四渎穴”没反应,可像其他经络那样向上探查。若在手臂外侧紧贴肱骨中点处的“消泺穴”有痛感,会越敲越疼,甚则难以忍受,探查疏理后常常有红肿出痧的现象。此时莫大惊小怪,欠了身体的债,早晚要还,经络疏通后红肿也就消失了。
——与“翳风穴”平行的还有两个带“风”字的穴位:督脉的“风府穴”、胆经的“风池穴”。这三个穴位在头顶结合部,是阻止风邪的一道屏障。
所以,感受风寒时,这三个穴位马上会有异常反应。点揉“翳风穴”“风池穴”时出现疼痛,说明此处有积寒,要忍住疼痛,持续按揉至不痛为止。
是最容易自我找到的穴位之一,耳郭向前一折,耳尖处即是。这个穴位要经常按揉,消除疼痛。
有人初次点揉时,皮下可能有脂肪粒的感觉,据说这种情况可增加中风的概率,忍住疼痛点揉3~5天,皮下的疙瘩既会消失。
“角孙穴”还有个特殊的作用,灯火灸法常选它为主穴,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搦、窜视诸病,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腮腺炎。
取一根大约10厘米长的灯心草或草绳,蘸取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起明火,以快速动作对准穴位,一触即离,可听到一声清脆的“叭”响,即告成功,如无响声,要重复施救一次。
灸后皮肤稍有微黄,偶然也可起小水泡。治疗次数视病情轻重而定,每日1次,两日1次或一周1次。
《幼幼集成》称此法为“幼科第一捷法”,如病情紧急,手边无灯心草、草绳,可用火柴点燃替代,效果也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当火柴点燃后不要马上去施灸,应让其自燃片刻,灯火燃到梗的中段后,去掉烧残的火柴头部,以正燃着的火柴棒对准穴位焠灸。对于腮腺炎的治疗,需双穴同时灸,发病早期灸治效果较好。
中医认为,“三焦”在身体里是调节水、气运行的,是让五脏六腑“风调雨顺”的。所以不论针对身体里的何种异常,都要配合选用“三焦经”的穴位来辅助调理。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三焦”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比如“上焦”对应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等;“中焦”对应胸腺、胰腺等腺体;“下焦”对应性腺、肾上腺等腺体。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患者,在探查其“三焦经”时不仅有阻滞,而且个个痛不可摸。
内分泌系统对于人体十分重要,七大腺体分泌的激素量都不大,但必须刚刚好,如果失衡,身体会发生异常变化,比如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异常、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异常,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
熬夜、情绪的失控也会使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此时“三焦经”一定会有反应。所以如何化解怒气,减轻熬夜对身体的影响就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生气后应马上疏理肝经、按揉心包经,其实是“三焦经”受到了影响。平时可能疏理“三焦经”的《四渎穴》、《消泺穴》都正常,但只要你生气,这两个穴位马上就会有反应,轻敲几下就痛不可摸。所以要时时体检,随时发现体内的郁结,将它排解掉,防患于未然。
——补肾的妙穴
——小儿百病之灸点
——心脏病急发时可按揉此穴急救
易堵塞穴位:“手五里”、“手三里”、还有万能的“合谷穴”
心经的易堵塞穴位:腕部四穴及治疗心肾不交,随身携带着心理医生的
点点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