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厚街镇三屯幼儿园
2022-6-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冬季是传染病的易感、易发时期,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为很好控制传染病,我们每个人必须对各种传染病有大体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出现哪些症状要引起警惕?
发热:一般会烧3-5天,体温可高达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战、手脚冰凉、头痛等症状。越小的孩子越不会表述,可能表现只是烦躁、哭闹等。
眼部表现:很多人还会流泪、有眼屎或眼睛稍充血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别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简单地把这些异常归结为“上火”。
鼻炎症状:搓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不多则易成为“鼻屎”;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张口呼吸、打呼噜等。
喉咙不舒服:喉咙干、痒、痛;小孩子可能表现为爱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咳嗽:多为阵发性,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而且多是干咳。
其他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哭闹、粘人。
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出现,但不一定都会出现。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往往越是不典型,还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
新冠肺炎
防控建议
戴口罩: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图书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菜市场等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均应正确佩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并及时就医。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并保证肥皂或洗手液在手部作用的时间大于20秒,如无洗手设施,可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手消毒液等清洁用品代替洗手;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
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家庭、办公场所、各类公共场所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保持居室清洁干净,及时清理室内垃圾。
少聚集:尽量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外出聚餐次数;医院、超市、大型购物商场、农贸市场、车站电影院、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等候、测温、验码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
安全食用冰鲜食品:购买冰鲜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品;食品处置过程中应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完食品后及时洗手,食品应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海鲜。
做好健康监测:近期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接触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国外旅行史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近14天内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打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请按照社区或者单位安排积极预约接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还需继续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避免或减少在人员聚集的场所停留,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
诺如病毒所致的感染性腹泻
防控建议
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校内环境消毒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指导其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密切监测缺勤儿童、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家长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