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腮腺炎高发同学们需警惕

202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春季腮腺炎高发同学们需警惕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生机勃发的季节。但是,春季气候多变而乍暖还寒,若不注意护养,则容易引发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学称之为“痄腮”,民间俗称“大嘴巴”,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名传染病,易爆发流行,以冬春季高发。

对腮腺炎不了解的人都不知道腮腺是什么,在哪个位置?腮腺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别肥厚,深入到下颌后窝内。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缘处发出腮腺管,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经咬肌表面前行,绕过咬肌前缘转向深部,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部粘膜,开口处形成一个粘膜乳头,恰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见于2~10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但目前全年均可发病,而且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有所上升,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暴发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初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但多数病人症状不重或不明显。起病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然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一般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10~14天。不典型病例可出现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

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初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但多数病人症状不重或不明显。起病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然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一般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10~14天。不典型病例可出现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的。

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应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至腮肿消退,让患者适当卧床休息,多喝水,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等漱口。特别是每顿饭后,要坚持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以预防口腔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性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给患者吃流质(如米汤、蛋汤等)或软质(如挂面、米粉等)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于症状较重,如持续高热、全医院就诊治疗。另外,对于易感人群应加强保护,尽量避免与该病患者接触,并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同时适当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概率。

制作︱院自律卫生防疫协会编辑︱孙正晨程善营排版︱骆兴林张业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兴趣的话,不妨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多少钱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by/11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