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
2016-1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什么叫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脏器。
二、哪些人具有传染性?
主要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炎患儿在腮腺肿胀的前7天至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主要是唾液的飞沫内含有病毒。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三、流行性腮腺炎是通过哪种方式传播的?
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可由唾液排出。被唾液所污染的食具、玩具等在短时间内接触儿童的口腔能引起感染。
四、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隔离期有多长?
应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至少21天。
五、流行性腮腺炎特征有哪些?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为高峰,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人群中常形成暴发流行。一岁以内发病较少,5~9岁最多,10-14岁下降,成人中也可发病。
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起病急,并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1—2天后腮腺开始肿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体温达39—40℃,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弹性或为轻度触痛,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女性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高峰,5-15岁儿童最易得病。临床表现:病初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疼痛更甚,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并发腮脑、睾丸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终生不育。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早期和隐性感染患者,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均有高度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空气借飞沫传播。预防措施: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为应对校园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学校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1.隔离现患病例不少于三周(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2.学校认真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尽早发现病例并隔离。
3.教育学生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教室开窗通风,放学后消毒。
4.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宣传,消除恐慌心理。
5.做好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宣传,采取知情、自愿、自费接种。
6.学校停止一切集会活动,课后活动场所分开,减少班级学生之间的接触。
7.学校密切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