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疾控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2021-7-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颠风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82.html
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中爆发。一般情况下,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小流行,每隔5年有一次较大流行周期,我县年冬春季曾发生过一次较大流行,今年预测可能为流行周期年。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会传染,通过飞沫和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症状体征: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重者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乳腺炎。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腮腺肿大前6天到腮腺肿大后9天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今年在我县暴发流行,县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1建议对18月龄以上、确无腮腺炎病史的健康儿童及时接种麻风腮疫苗。
2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对密切接触者要观察21天。
3室内要通风换气,被褥要在日光下晾晒,用具要消毒。
4多喝温开水,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
5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去人多有地方,如果已患病,在家休息,尽量少跟其他儿童接触。
文章来源:巴东疾控
审核:吴芳
编辑:万联科技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