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015-8-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睾丸炎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酸性食物,多饮水,用丁字带托起阴囊,于睾丸局部放置冷水袋以减轻疼痛,剧痛时使用足量抗生素和镇痛剂,重症患者可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5 mg/(kg·日)静滴,高热患者予退热剂或物理降温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警惕并发脑膜炎 据文献报道,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占流行性腮腺炎的50%~70%脑膜炎最常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10天,体温开始降低、腮腺肿大逐渐消退时,但亦可发生在肿胀前或肿胀后12 天,或发生在没有腮腺肿胀的情况下

颈部肿块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后区肿块边缘清楚,质较硬,压痛明显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

编辑:清平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或临床诊断病例,并有实验室检测的第腮腺炎的症状1、2 或3 项

并发症的处理

根据流行情况与接触史,以发热及腮腺肿痛为特征,诊断较容易对不典型病例可进行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以利确诊

5.b 超或ct 检查胰腺体积增大并对以上症状及检查行动态观察,这对避免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有重要价值

应与其他颈面部肿块相鉴别

病例分类

脑膜刺激征发生于腮腺炎病程中则诊断并不困难,若发生在腮腺肿胀前或无腮腺肿胀者,则必须与其他病毒所致的脑膜炎相鉴别,此时有腮腺炎患者接触史及血、尿淀粉酶增高有助于诊断

一般治疗 隔离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进食酸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化脓性腮腺炎 为细菌感染,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儿童腮腺炎偏方腺管口溢出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诊断标准:

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应严格禁食,腹痛、呕吐明显的予胃肠减压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并有流行病史

1.症状: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和腹胀

2.血、尿淀粉酶升高

涎腺肿瘤 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有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并向附近淋巴结群扩散

抗病毒治疗 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成人0.75~1 g/日,儿童15 mg/kg 静滴,疗程5~7 天,可缩短病程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痰热清是我国近年研制的新一代中药,其成分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显著,0.3~0.6 ml/(kg·日),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 静滴,5~7天为1 个疗腮腺炎的中医治疗

其他病毒性腮腺炎 a 型流感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可以引起腮腺炎,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

3.血脂肪酶升高,与淀粉酶相比,由于血脂肪酶组织来源比淀粉酶少,故特异性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利于酶学检测

实验室检测 ①1 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②双份血清(间隔2~4 周)igg 抗体效价呈≥4 倍增高③唾液、尿、脑脊液、血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3周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警惕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误诊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结合症状体征

药物治疗

中医外治法 局部用去刺仙人掌10g,白矾10g,冰片10g,捣碎调匀后涂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 次,7 天为1个疗程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显著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对重症和并发睾丸炎、脑膜炎及心肌炎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1~0.5 mg/kg+5%葡萄糖溶液250 ml 静滴,连用3~5 天腮腺炎患者早期积极使用激素,可抑制炎症早期渗出和后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溶酶体膜,并对抗内毒素,降低人对多种内毒素的反应性,使中毒症状迅速改善,减轻腺体肿胀及睾丸肿胀,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且短期使用激素(3~5天),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鉴别诊断:

予利巴韦林抗病毒,第三代头孢腮腺炎的症状及图片菌素预防感染,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阿托品、654-2、盐酸哌替定解痉止痛,肿大腮腺局部敷青黛及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目前,人口流动性大,多数人群都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易感人群增加,是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增多的原因之一由于少数成人流行性腮腺炎不典型,如无腮腺肿大,有的病例以并发症的症状为首发表现出现,往往造成误诊因此,基层医生要加强对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的进一步认识,尤其在流行季节遇到成人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或仅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伴有脑膜刺激症状,或伴有腹痛、心悸、睾丸肿痛等要注意流行性腮腺炎的可能,有条件的可进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

警惕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误诊

中西儿童腮腺炎治疗偏方医结合对症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确诊: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脑膜炎 静注地塞米松可减轻脑细胞水肿,5 mg/日,3~5天停用有颅压增高者给予20%甘露醇0.5~1.0 g/kg 快速静滴,8小时1次或12小时1次,发热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抽搐者可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肌注或静注

疑似病例 ①具备症状体征中的第1 项,伴或不伴第2、3、4项;②具备症状体征中的第2 项及流行病史,伴或不伴症状中的第3、4 项

症状性腮腺肿大 糖尿病、营养不良和慢性肝病,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肿大,但肿大为对称性,无触痛,患者无发热等表现

治疗:

有一些患者因病毒性脑膜炎住入神经内科,后住院期间发现腮腺肿大,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考虑为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

警惕并发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临床上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警惕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应尽早行相应的检查以早期诊治

症状体征 ①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②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相似)③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肌紧张④睾丸肿痛(常为单侧)


白癜风中药治疗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by/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