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高发季,预防是关键
2021-8-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m.39.net/news/a_7250532.html
进入年以来,全国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期天气回暖,将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应引起重视,每个人都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变异株仍在全球快速蔓延,据WH0报告,截至4月28日,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8亿例,累计报告死亡万例。中疾控4月27日提醒,目前我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仅云南德宏州瑞丽市存在中高风险地区,但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流行,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放松了相关防控措施,近期疫情已出现了大幅反弹。此外,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短期内不会形成免疫屏障。
因此,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增多,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应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旅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
2.手足口病:4月至6月是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国每年4月至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10月至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天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天到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建议: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玩耍。
3.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表现为:a.流感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b.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c.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黏膜出现蔓延迅速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痂皮d.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e.猩红热以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皮肤皱褶处线状疹、脸部潮红、草莓舌,以及高烧、咽喉肿痛为特征。
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遮掩口鼻,若双手接触了呼吸道分泌物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尽量避免接触活禽、病死禽或其粪便;外出游玩时,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不要过度亲近野生鸟类;尽量不去禽类屠宰市场。
(4)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流腮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5)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6)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病愈返校、疫情报告、消毒制度等各项防控措施。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