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预防传染病,守护幼儿健康冬
2021-5-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手足癣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10/8833423.html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提高全体师幼的防病保健意识,及时、高效地应对各种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的滋生蔓延,近期,洋县幼儿园开展了冬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秋冬季传染病知识培训
11月19日,保育主任为全体保教人员进行了冬季传染病知识培训。培训中详细讲述了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风疹等病例的主要症状、隔离期、对症治疗、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发放了《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册》,明确了全园疾病防控工作的目标要求和落实措施,要求各班做实做细晨午检、因病缺勤幼儿的登记与回访,玩具、床铺、餐饮具清毒等常规工作,杜绝传染病的滋生。
传染病宣传知识教育
按照园里统一安排,各班进行了《远离疾病,健康过冬》冬季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师借助丰富的课件,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各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变质食品或不卫生的食物,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等。倡导孩子们做好疾病防控宣传,和爸爸妈妈一起快乐过冬天。
加大卫生保健检查
值班领导严守“五勤”:腿勤、嘴勤、眼勤、勤下班、勤检查。每天对班级出勤、环境物品消毒、因病缺勤幼儿登记、户外活动开展情况一一查看登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督促保教人员规范操作活动流程,做到人在、心在、责任在。
幼儿园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3.水痘:水痘是一种多见于3—6岁幼儿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4.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5.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平时注意自我保健,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使自己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居家、教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针对性的预防接种。
文/图:周婷编辑:王煜审核:郭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