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2021-7-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预防春季传染病
PREVENTINFLUENZAVIRUS
勤洗手 戴口罩 常通风 心情畅
各位家长:
您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小学生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请家长们在常态化防疫的前提下,做好儿童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引导孩子科学、有效地防控各种传染病。
儿童常见春季传染病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应该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02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
2.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
3.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注意:在儿童中,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03
麻疹
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凡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麻疹疫苗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前2天到皮疹出现后5天都具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
临床表现:
1.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斑)。
2.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3.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4.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注意:
麻疹患儿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害,如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症状,应警惕麻疹脑炎。
04
水痘
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临床表现:
1.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2.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4.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抓挠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5.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05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肉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注意:
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
06
手足口
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普通病例临床表现:
1.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注意:
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应警惕为重症患儿,医院就诊:持续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肢体无力、急性偏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发绀、出冷汗。
07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吃了、喝了或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用具都可能被传染。
1.教育孩子做好:
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洗净双手。
喝开水: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要喝生水。
远离呕吐物:如果同学呕吐,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不要围观。
2.家庭要做好:
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及时就医:如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春季预防传染病措施
不同传染病的基本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等增强体质;
2.不参加或减少聚会,不去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手部;开窗通风,保持居家、工作场所空气流通等;
4.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5.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
6.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接触公用物品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7.避免接触传染病人,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落实各项疾病防控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琳洁
审核:李华明
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