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们返校,但是你真的做好开学准备了
2021-9-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感觉假期还没怎么过,突然就发现今天就是返校日了!
别跟我提什么开学,我会难过!我会哭!
什么?传染病也跟着孩子们一起“扎堆”开学?
怎么听说还有极个别的孩子因为流行病被要求隔离呢?
你知道么?春季开学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但也为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条件,手足口病也逐步进入高发期。学校、托幼机构等这样的重点场所和回到学校孩子们,一定要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
小儿时期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传染病发病率较成人高,且起病急、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容易发生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信息:截至目前,流感活动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期。主要流行株仍然是甲型H1N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爆发流行。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流行性感冒的隔离期为: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儿童传染性可达7-10天或更久。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流感正流行,“雷区”巧避过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5岁以下儿童易感,三岁以下年龄组易出现重症。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尤其要注意,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以上。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专家为您做科普
感染二科邓慧玲主任带您了解手足口病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发,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月之久,故名“百日咳”。冬春季为流行高峰。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
儿童百日咳的隔离期:呼吸道隔离至发病后40天。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百日咳是个啥东东?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
人类为麻疹病毒唯一宿主,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疹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
麻疹的隔离期:疹后5天,有并发症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如何预防春季儿童麻疹的发生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发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水痘的隔离期: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关于水痘的知识,我想跟各位宝爸宝妈们分享一下!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儿童,儿童机构可形成爆发,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可侵犯各种腺体、神经系统、心、肝、肾和关节等器官,引起睾丸炎、胰腺炎和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隔离患儿腮腺完全消肿后一周(病程两周左右)。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往期相关稿件(↓点击浏览↓)
流行性腮腺炎进入高发期怎么诊治?免费疫苗?一文读懂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发现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及时隔离,积极治疗患儿。
2、对感染者接触的环境及器具进行消毒,传染期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等。
4、提高自身免疫力,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儿童不宜进冷饮,多饮水,注意保暖。
5、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6、托幼机构应保持教室、宿舍等的通风换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