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预防,远离春季常见流行病
2021-7-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每年的3月-5月,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等人员密集型聚集场所深得这些传染病的偏爱!一旦发生传染病,极其容易快速传播。一个人得病,可以传染给多个人。我校高度重视,严防死守,为把好流行性传染病把好预防关!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1、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2、临床表现: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3天,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3、预防措施: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平时注意手卫生和咳嗽礼仪,必要时佩戴口罩,合理饮食,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室内多通风,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
1、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早期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均可传播。
2、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主要表现在于一侧或双侧腮腺、颌下腺肿大,伴疼痛,腮腺肿大时有开口及咀嚼时疼痛,单纯颌下腺肿大者可无自觉症状。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3、预防措施:医院就诊,及早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麻风腮联合疫苗、腮腺炎单苗。
水痘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传染性较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免疫力。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污染的尘土、衣物、用具等也有可能被传染。
2、临床表现:人感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部多见,其次在头面部,四肢较少,口腔粘膜常有损害,典型为散在性绿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疱顶有脐窝状,皮损陆续发生,可同时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皮损,常见病例多为轻症,不典型,病程为2-3周。
3、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室内多通风,流行期间要注意不去人多的地方。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可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1、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2、临床表现:起病急,常有发热症状,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3、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
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且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
1、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源性传播,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经水传播: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为急性胃肠炎,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病程通常较短,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3、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提倡喝开水。
隔离时间
手足口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疱疹性咽峡炎:隔离至发病后14天。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发病后21天。
水痘: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且不少于病后14天。
流行性感冒:隔离至体温正常后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且不少于1周。
感染性腹泻:痊愈后3天。
给家长的建议
按时接种相关疫苗,通过接种疫苗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室内要开窗通风且保持清洁;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孩子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医院就诊,不能带病上课。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多喝水。
END
文稿:李蓉
照片:王亚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