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春季传染病防治小知识
2021-7-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THENEWSPRINGING
-春季传染病小知识-
常见的春季传染疾病有哪些呢?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
这些传染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01-
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课桌、毛巾、杯、玩具、食具、床上用品、衣物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3、临床表现及危害
起病急,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
4、易感人群
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少年儿童和成年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5、流行特征
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以5-7月为发病高峰期。
6、隔离期限
疱疹全部结痂干燥
7、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和追踪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室要保持良好通风;
(4)托幼机构每日对厕所、教室、活动室、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洗消毒。
(5)对幼儿家长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手足口病
-02-
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一般38℃以上,并且伴有咳嗽或肌肉酸痛。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约7天)都有传染性。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的。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我国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5、预防要点
在流行季节落实晨检制度,对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劝其佩戴口罩后及时就医。患者应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至热退后2天、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或根据医生建议,再上学。
6、切断传播途径
(1)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2)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4)加强教室和活动场所的消毒。
7、保护易感人群
在流行季节到来前适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
流行性感冒
-03-
流行性腮腺炎
1、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接触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亦可引起感染。
3、临床表现及危害
一般临床表现为发热,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儿童较为多见。容易在学校和幼儿园中引起暴发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5、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春季至夏初为发病高峰。
6、防控措施
患者应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直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密切接触儿童应医学观察3周。
7、切断传播途径
(1)腮腺炎流行期间,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3)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进行煮沸消毒。
8、保护易感人群
适时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最好办法。
流行性腮腺炎
-04-
麻疹
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本病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空气飞沫传播。
3、临床表现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4、易感人群
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暴发流行。所有未接受免疫接种的人或没有通过罹患该病获得免疫力的人均可受到感染。
5、流行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
6、综合防控措施
(1)学生得了麻疹后,应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5天后。患病后不要去学校、幼儿园、俱乐部、集会等公共场所。
(2)对麻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3周。
(3)学校应认真落实学生健康晨检工作,一旦有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劝其戴上口罩,及时就医。
7、切断传播途径
(1)病人衣物在阳光下曝晒,病人住室开窗通风。
(2)流行季节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不去通风不良和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8、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按免疫程序适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麻疹
-05-
水痘
1、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3、临床表现
以发热,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
4、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但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5、流行特征
水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传染性极强,容易在幼儿园、学校流行。
6、综合防控措施
(1).患者应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但不少于病后14天。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儿童,应医学观察3周。
(2).流行季节,学校应加强学生晨检工作,一旦有学生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劝其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3).水痘流行期间,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7、保护易感人群
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及未患过水痘者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
水痘
-06-
春季传染预防措施
1、多通风。
2、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接种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
6、勤晒被褥。
7、常喝水。
8、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9、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END-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