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幼儿春季传染病,防控措施早知
2021-7-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下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加快,再加上春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幼儿免疫机制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起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水痘等传染病。为了确保幼儿在园安全,避免传染病蔓延,我园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基础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现在就让我们温习一下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明显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幼儿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春季学期,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也是高发传染病,呕吐是诺如病毒最常见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主要是通过食用污染的饮食、饮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环境传播。但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传播。诺如病毒感染后常常引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幼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此类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烧、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或密切生活接触,幼托儿童、小学生极易感染发病,并在感染过后可以获得永久性免疫。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该病多数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爸爸妈妈这样做1、家长少带或者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游玩。2、每月按时将幼儿被褥带回家清洗、消毒和晾晒。3、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4、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5、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必须向班主任老师告知病假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家长必须说明具体病种和在哪里治疗,不得隐瞒。6、家中大人生病,尽快与幼儿隔离开,尽快治疗。请不要共用餐具,禁止大人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者邻居家孩子玩耍时,不要与有感冒、咳嗽、发烧或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幼儿一起玩耍,避免互相传染。7、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8、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撰稿
徐晶孙丹
图片
来源网络
编辑
孙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