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致家长的

2021-9-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夏季是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

夏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夏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要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季是孩子长高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夏季常见传染疾病与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预防措施:

如何护理:

(1)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2)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3)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患病期间饮食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5-15岁较常见。该疾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生,一次感染后可终身免疫。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多数伴发热。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急性期血液中淀粉酶升高。一般5-7天后症状可缓解。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飞沫、唾液传播。

预防措施:5-6月是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高峰期。主要防控措施是避免接触病人,接种含腮腺炎成份疫苗,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

如何护理: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一定要尽快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儿要静卧休息,避免劳累,口服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多饮水。同时,家长要注意的是,这种腮腺炎病毒还会侵犯神经系统和其他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心肌炎、胰腺炎等,若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嗜睡、恶心、呕吐、腹部疼痛或生殖器官疼痛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传播。冬春两季多发,传染力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对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来说,水痘可能是致命性疾病。

主要症状: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特点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病损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每年5月是水痘病毒暴发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预防水痘,建议家长避免小孩和患病小孩玩耍,最好要带小孩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患儿在家如何护理:水痘传染性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脱落,时间大约2周左右。多给孩子饮水,吃易于消化并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绿豆汤、牛奶、豆浆、鸡蛋等;多吃水果。水痘皮疹很痒,注意避免用手去抓,可涂一些止痒药物。如果皮疹已经破溃、感染,局部涂抗生素软膏。孩子如有高热,可服用退热药物。对于体质较差的患儿及重症的患儿,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有精神食欲差、高热不退、嗜睡等,要及时就医,因水痘偶可致脑炎等并发症。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以肠道传播为主,感染者发病突然。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两至三天,发病后一至三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例症状持续24-60小时后可自行消失或痊愈。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少量病毒即可感染且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尤其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医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所以诺如病毒胃肠炎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暴发或小流行。

如何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非正规餐饮单位就餐,减少传染机会。

2.一但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医院就诊,不要带病上课。

3.清理患者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须再洗手。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衣服、被子、地板等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清洗、喷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成年人也会发病。手足口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5-8月多发。

主要症状:表现厌食、发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经呼吸道造成感染。

(3)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暴发疫情高峰期在4-6月。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并按要求对物品进行消毒。

如何护理:

1.孩子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孩子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被褥清洁柔软,经常更换。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孩子多喝水

4.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孩子,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5.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食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注意

为了更好地预防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请家长朋友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弃使用过的手纸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必要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实现科学预防。

8.如您的孩子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请勿要求孩子带病上课。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宣

撰稿:李聪艺

编辑:黄晓蕾/审核:陈银山

复审:陈建树/终审:许伟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zz/15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