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之窗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2021-8-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段时间
乍暖还寒,冷热交替
人体很容易出现
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而病菌、病毒等病危生物
也会趁机而入
1.春季有哪些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主要症状: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概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麻疹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前驱期: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常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出诊期: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等。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2.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应按照疫苗接种要求进行接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合理饮食,增加机体免疫力
3.勤洗手
外出回家、便前便后、饭前、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不用被污染的毛巾擦手。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
室内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注意保暖
5.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和他人
患病后要做好自身的隔离(如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多的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交叉感染。
3.家庭消毒宝典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