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向这儿看,ldquo大阅

2020-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冬春季气候多变,时寒时暖,

由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

适应外界变化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弱,

加之户外活动少,室内空气不流通等因素,

易遭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而生病,

尤其是出现传染性疾病。

因此,下面介绍几种在冬春季节儿童较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性肠炎,帮助各位宝爸宝妈早知道,早预防。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起病急,多数为轻症,可在一周内自愈,但部分人群特别是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可导致并发症,出现严重临床后果。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一般起病较急,出现发热(可高热达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鼻塞、流涕、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高危人群容易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脓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或热退后2天。

预防:适宜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因流感病毒变异快,且接种后免疫力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因此需每年接种。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以提前获得保护,但错过了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

0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易感人群:小婴儿尤其8月龄前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

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感染者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被感染。

主要症状:典型麻疹通常先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流泪、畏光,以及口腔两侧颊粘膜出现针尖大小灰白点等症状;发热3~4天后就开始从耳后、头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状的皮疹,逐渐向全身扩散。恢复期皮疹消退后会遗留色素沉着,可伴有脱屑。该病易并发如肺炎、喉炎、中耳炎等,严重者可出现脑炎。

隔离期: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疹后10天。

预防:适宜人群可接种麻疹疫苗预防。

03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水痘传染力很强,在聚集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得了水痘,其他的小孩子也很容易受到传染。

易感人群:主要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若孕妇罹患水痘,其胎儿可被感染,并导致胎儿畸形。

传染源: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液而传染。

主要症状:发病前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咳嗽等症状;起病1~2天内即成批出现向心性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皮疹,可有刺痛和痒感,患儿挠抓破溃后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患病后极少复发,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不再感染水痘,但是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日后被激活后可引起带状疱疹。

隔离期: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后14天。

预防:适宜人群可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并发症。

0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特征性表现,传染性较强,易在学校、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暴发流行。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以5~9岁儿童最为多见,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飞沫形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发病初期部分患者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随后耳垂周围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胰腺炎、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心肌炎等。

隔离期:隔离至腮肿消退,至少隔离14天。

05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病程可迁延数月,所以称为“百日咳”,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新生儿也不例外,婴儿是高发人群。

传染源:百日咳患者或潜伏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最初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轻微咳嗽、鼻塞流涕等,持续1~2周后咳嗽加重,患者可表现为频繁连续短咳10余声,颜面憋红,咳嗽末可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者因阵发性窒息引起脑缺氧而发生抽搐。病程长达数周,甚至2~3个月。新生儿感染后,无典型痉咳,每次发作为突然呼吸停止、面部发绀、窒息持续数分钟。

隔离期:至发病后40天或痉挛性咳嗽出现后30天。

预防:适宜人群可接种“百白破疫苗”有效预防感染。

06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20余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出疹性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感染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的疱疹、小溃疡或斑丘疹,皮疹一般不痛不痒。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婴幼儿和儿童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易在发病2~5天内加重,出现脑炎、脑干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危及生命。

隔离期:从发病开始隔离2周。

预防:由于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往往较重,目前已有EV71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是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07

诺如病毒性肠炎

诺如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在封闭空间里传播很快,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特别是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易被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或者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接触而感染。

主要症状:腹泻(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患者可有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严重者出现脱水。

隔离期:至症状消失后3天。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和未煮透的食物,尤其生食贝类等水产品。

总之,儿童时期由于特殊的生理阶段,易感染的传染病较多,但只要家长们平时多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多注意观察宝宝的异常情况,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大多数都可以很快痊愈。

针对传染病,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平时我们还应该做到:

1.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在疾病流行季节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的机会或者减轻症状。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不食生冷或变质的饮食。

4.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6.避免接触传染病感染者。

7.出现不适症状应多注意休息,及早就医。

推文创作

●文字:王军

●照片:网络

●排版:王佩

近期热点点击浏览▼

1、蜂不大,蛰伤这事可不小

2、西郊门诊部“儿童水疗”,开始预约啦~!

3、发热、头痛、瘀斑?家长千万别大意!换季时节,谨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儿童乙肝,治愈有希望——我院感染二科治愈1岁4月慢性乙肝大三阳患儿

5、骨头汤居然不补钙,那它都补啥?

医学知识点击浏览▼

1、国际标准!我院成为西北地区首家通过ISO医学实验医院

2、孩子生病老不好?反复感染?“流式细胞术”查免疫力

3、麻麻,窝听说吃“土”可以治腹泻哦~

4、西北首家儿童伤口造口门诊开诊啦

5、多学科联合手术抢救11岁坠山患儿

儿医故事点击浏览▼

1、流程在手,看病不愁——方便医院就医流程你值得收藏!

2、献给祖国母亲的生日歌

3、我院合唱团参加市卫健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歌咏比赛并获殊荣

4、一封家书

5、两年坚守,医患同心,携手战胜可怕脑炎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yw/11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