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注意预防六类常见传染病少凑热闹多通风
2017-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春季是各种流行传染病的高发阶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春季六类常见的传染病危害不小,大家应当注意预防。六类常见的传染病是流感、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水痘。
1流行性感冒(流感)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能预防流感。
2麻疹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有咳嗽、流涕、皮疹、两眼发红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尽量减少和患者及患者家属接触。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如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应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补充免疫。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3手足口病
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但可出现头痛、精神差、肌阵挛、呕吐等临床表现,也可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绝大多数患儿一般在一周内可自愈,但当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表情淡漠、呕吐等重症临床表现时,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是,要经常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孩子的奶具、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多开窗通风、勤晒衣被,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众场所。
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多见于2-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托幼机构等易暴发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疼痛加剧,然后另一侧也肿痛。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一旦患流腮,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治愈可获得终身免疫。
预防措施是接种腮腺炎疫苗。家长发现孩子耳朵部位肿大疼痛,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马上隔离治疗,直到消肿为止。
5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我省出血热疫区为混合型疫区,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
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做好食品、环境、个人卫生,必要时可用出血热疫苗预防注射。
6水痘
幼儿、儿童多发。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季节小孩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多通风、常喝水、注意补充营养、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受凉、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注意生活规律、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