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幼儿园预防病毒性腮腺炎致家长一封信
2017-1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春季气温多变,细菌容易滋生,是各种传染病的易发期和高峰期。为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着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我园从开学伊始即采取了系列预防措施:利用晨会班会时间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晨检午检工作;勤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为了更优质地保证孩子的健康,请了解以下相关知识,并做好预防工作。
一、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为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二、数小时至1~2天后体温可升至39℃以上,出现唾液腺肿胀,腮腺最常受累,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轻度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局部皮肤发热、紧张发亮但多不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2~4日累及对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波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口在早期可有红肿,有助于诊断。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三、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如果孩子高热,头痛剧烈,应警惕脑膜炎或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四、腮腺炎的护理:
卧床休息会有助于及早康复,应多吃些易消化有营养的流食或软食,以减少患者张嘴咀嚼时疼痛加剧,多喝水,有利于排毒退热。患病期间,仍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和睡觉前后要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五、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4、流行性腮腺炎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途径主要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可以通过接种含腮腺炎成份疫苗,能够对未感染病毒的易感人群预防腮腺炎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6、患者用过的文具等我们不要去接触。
7、放学后,尤其是周六日,节假日,患者请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同学家串门,防止交叉感染。
8、一旦发热,不要到学校上课,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班上老师,3周后复课,复课时医院康复证明,才可上学。
9、让孩子在家吃早餐和中餐,不要到街边摊点上就餐,既不卫生也容易被传染疾病。
10、坚持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园联手,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