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常识

2021-5-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秋冬季节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普通性感冒

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

水痘

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落实环境(含公共场所)及物品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聚集性疫情要及早发现和报告,并按要求规范实施停课、物品消毒等防控措施。

麻疹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学校防控要点: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学校防控要点:做好入学查验证工作,督促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

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提醒家长和学生应当谨防传染病侵袭,预防要点。

1.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8.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9.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

10.必要时配合当地卫生部门采取疫苗接种(如孩子和体弱多病者可到当地疾控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实现科学预防。

预防疾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psydoc.com/sxyzl/13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